每年的四到六月为「壁蝨」的繁殖期,而这些虫虫最常出现在草地上、狗狗公园等户外空间,当饲主带毛孩出门散步时,就很容易携带回家。今天妞编辑邀请到美国宠物食品协会顾问兽医师、曼哈顿动物医院院长「谭大伦」医师,来为各位毛主人解惑,邪恶吸血小虫「壁蝨」到底是什麽!
毛主人必读壁蝨知识1.
最常出现在哪?
壁蝨跟跳蚤一样,最容易出现在草地、草堆、路面水泥缝&水沟附近,如果该处的浪浪很多,壁蝨可能也会在那附近出没。谭医师说:「草的上缘、石缝中间&夏天的河滨公园是壁蝨最多的地方。」 如果不慎被狗狗带回家,在牠们的背部、耳道、脚缝都可以用手摸得到。(夏天遛狗SOP)
毛主人必读壁蝨知识2.
相关隐藏疾病?
谭医师表示,若不幸被壁蝨叮咬,在台湾最常见的疾病有2种,分别是艾利希体&焦虫。「艾利希体」主要寄生在淋巴系统、白血球、骨髓中&内脏繁殖,它会不断地摧毁狗狗的血小板、血球再生及免疫系统,久而久之器官就会损坏。而「焦虫」则是寄生於红血球上,染上後终身带原,根治率不到20%,且再度复发机率高。
毛主人必读壁蝨知识3.
感染後的症状?
「艾利希体」感染後会有非常多的可见症状,像是:精神不济、食慾不佳、眼睛发炎、发烧,大部分的饲主会在牠们黏膜变得苍白时才就医。「焦虫」的症状则有发烧、食慾不振、呕吐、腹泻拉肚子、尿尿变黄。谭医师表示,大部分的饲主比较难发现毛孩精神不济,他建议若在毛孩身上有看到壁蝨,还是马上带去血检为佳。
毛主人必读壁蝨知识4.
感染後的治疗?
以「艾利希体」来说,它一般需要投以抗生素治疗,谭医师表示,依照狗狗的病情程度,可能需要配合输液或输血(回诊多次),越後期发现感染,治疗效果越差。而「焦虫」则有大小之分,若是大焦虫仅需施打针剂;但小焦虫终身带原、根治率不到20%,且再度复发机率高,需不断回诊、服药。
毛主人必读壁蝨知识5.
发现壁蝨SOP?
市面上有很多「多合一」的宠物防虫用药,不论是口服药还是外用滴剂,都可以有效防止跳蚤、壁蝨等相关虫害,因此谭医师强烈建议饲主每个月都要定期让毛孩服用或点药,这样才能预防虫害带来的传染疾病。如果真的在狗狗身上发现壁蝨,谭医师也建议在发现後的1~2周带去动物医院做个血液检查。
以上是毛主人必读的「壁蝨」相关知识,只要狗狗会出门散步游玩,喜欢跟其他狗狗交朋友,回家後都要注意身上是否出现壁蝨,最好在它们开始吸血之前就找到;如果壁蝨已经黏在狗狗的皮肤上,也不要急着拔掉,因为壁蝨的口器有可能因为主人拔的方式错误而遗留在狗狗身上,带去兽医院检查才是最佳方法喔!
*美国宠物食品协会:Pet Food Institute,简称PFI,成立於1958年,为全美宠物食品制造商的贸易联合会,60多年来致力於促进宠物良好的生活照护、推广美国优良宠物食品,并提供宠物食品的安全和营养资讯。
Source:pe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