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0年一整年,全球都笼罩着不平静的氛围,不论是天灾或是人祸,都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而其中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为」,若想力挽狂澜、减少破坏,或许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快跟着五感十筑创新长Yvonne Lin,一起了解如何透过绿建筑,替人类「积福报、消业障」:
2020年已过了一大半,回顾2019跨2020年前最後一颗烟火画过星空熄灭坠落後,我们正为澳洲大火的灾情祈祷之际,泰国清迈山火紧接上场,而同属於东南亚地区的印尼却正面临着7年来最致命的水患。
一个一个接连而来的天怒与世界级的重磅新闻让我们措手不及之际,全球伧惶面对着一种当时还不知名的COVID-19病毒侵袭。而後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冲突升温、英国退出了欧盟、美国总统因乌克兰施压丑闻所引发的遭弹劾危机、NBA湖人队球神布莱恩(Kobe Bryant) 与优秀女儿一同坠机身亡、美国警民冲突引发的种族对立等…
随着疫情的恐慌与悲伤一同上演,好比好莱坞灾难片的情节。 2020年的灾害致死人数与受影响人数不断创下新纪录,人类社会的发展似乎面临着即将崩解的危机,我们是该好好反思了吧。
在COVID-19的疫情迫使各个国家、甚至地区必须采取必要的隔离政策,阻断了过去蓬勃发展的国与国贸易经济与往来商业活动,世界彷佛停摆着。正当人们伧惶无解时,却让地球的生态终於换得一口喘息的机会。根据全球足迹网路(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的最新报告,2020年生态负债日将是8月22日,比2019年的7月29日晚三周以上。
与去年同期相比,人类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减少了9.3%,这是武汉肺炎导致全球封锁的直接结果。木材采伐量的减少和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是生态足迹长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参考资料来源:环境资讯中心综合外电 https://e-info.org.tw/node/226358)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时值台湾的鬼月,不禁让我思考这些灾难究竟是不是所有人类的共业呢?假使是,在台湾的人们则真的很有福报,因为我们很快的逃脱了这病毒所带来的惊恐,在其影子下却反差的过着一如往常的日子。
民间相传农历7月1日为鬼门开,基於我们文化中宗教、救济、分享的观念,我们利用祭祀、供品和法会,在农历7月超渡这些好兄弟。藉由普渡让这些“好兄弟”(民间俗称),可以在这个月饱餐一顿,维持阴阳两界的和平相处并祈求平安。在这个祈求平安的月份里,也很适合思考如何能在现世报的世界里超渡所谓的「冤亲债主」来反思如何「消业障」,而不只是为狂吃零食後的减肥懊恼。
科技的进步让人生转变很快,过去「因果报应」可能要等下辈子才会实现,但在现今分秒必争的日子里,其实很多事情的因果是立即会被实现的,古人常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随心而来的感恩、与无私的付出关心,或许也是这世界急於让我们认知到的功课吧。
就如国际新闻中政治所带来的经济动荡、温室效应带来的豪雨天灾、以及不断演变的病毒虫害所造成的人身威胁,我们真的不用等到下辈子才经历。 战争後的台湾在困苦中兴起,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开始舍弃了土角厝、盖起了水泥厝,过去的田野如今也成了高楼大厦,我们也开始与昆虫动植物有了距离。
孕育自然的泥土变成了水泥丛林导致热岛效应让夏天热死人、电器用品的便利不间断所导致的大停电和空污问题、大量不透水舖面让暴雨迳流所造成了水患、我们失去了平地的田地而导致山林开垦砍伐後土石流、土石流後造成的水库淤积也成了缺水恐慌。
农耕不再是主流、现今的阿公阿嬷在年轻时,为我们打拼出来的国际贸易,让我们可以有70%的粮食来自外地。如今COVID-19 让我们的时间停止运作了,下一个隐忧可待见的是 — 台湾粮食短缺的情形也将指日可待。
有人的地方就会造成破坏,而我们每天有90%的时间是生活在建筑物里,因而可以推论建筑业是可以改变一些行为来消除这些业障的。早在二十年前,世界各地有着聪明积极的人们认为建筑空间的改变能解决一些问题而开始推动「绿建筑」和「健康建筑」观念。在自己参与这个行列的十年中,发现人们总以为只要种很多树就好,但事实上要解决千古问题不可能会那麽简单,种树只是其中一个可以解决部分问题的方法。
而「绿健筑」是近年从「绿建筑」和「健康建筑」的进化後才出现的代名词,意指对自然生态有贡献又让人保持身心健康的建筑。基本上这些建筑标准是整套多面向的不断在进步的设计准则,期待能帮助建筑业者在设计、营建、和使用阶段考虑到生态环境、有效率的天然资源应用、废弃物的管理、室内环境品质、使用者身心健康等。这些面向若都能顾及,使用者不止能获得舒适健康、节约省钱,又能与大自然和平共处。这岂不就是「时时积福报、分分钟消业障」了吗。
「绿健筑」案例分享
位於加拿大约克区的 The Bill Fisch 森林管理与教育中心 (The Bill Fisch Forest Stewardship and Education Centre) 是 DIALOG 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绿健筑」,不仅符合LEED白金级认证,还取得世界上难度最高最严谨的 「生态建筑挑战(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 」 认证,全球只有21栋建筑成功取得这项认证。这栋建筑的设计规划不仅恢复与自然生态的连结性、创造了提升身心健康的环境、采用对生物安全无害的建材、更实现零耗能零耗水的节约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https://www.woodbusiness.ca/the-designers-of-canadas-first-living-building-share-lessons-on-meeting-the-certifications-stringent-requirements-5118/
作者介绍
Yvonne Lin五感十筑 创新长
seed(台湾永续能源环境专业协会)初创成员号召人并担任第三届理事长,致力於推动台湾商住空间的亲自然演绎性与追求不动产永续发展的平衡,相信创新并整合专业是落实环境永续的根本。
秉持对艺术和设计的热情,着眼於全球最新发展趋势,持续在地产、创意、永续领域的道路上前行。
延伸阅读:
【专栏】四海为家却锺情台湾这片土地,五感十筑从永续重新思考台湾建筑
【专栏】从老建筑设计看见绿建筑理念,旧有建筑再利用发挥永续价值
想成为永续绿建筑必学!掌握循环建筑的6大重点
从绿建筑到健康建筑!改善居住空间,10大居住环境概念巩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