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泛科学知识长 郑国威 Portnoy
一段「叛逆」与幸运交织的故事
「叛逆」是个偏负面的词,更不用说「叛徒」了。不过就跟生物演化一样,如果细胞里的基因不叛逆地突变,当环境剧烈改变,适应良好、占据主流的群体就会无所适从,反倒是看来不合时宜又不合群的少数「叛徒」,能勉力挣扎,突围而出——如果够幸运的话。
《掀起晶片革命的天才怪咖:萧克利与八叛徒》就是一个叛逆、挣扎,跟幸运交织而成的故事。
尽管矽谷的诞生是当代最经典、却不常被科普书籍讲述,因此令大多数人都感到陌生。作者张瑞棋填补了这个空缺,而他的故事力加上科普力,让本书足为台湾出版界给全世界的礼物。
现在看起来,全世界主流到不行,而且应该会继续主流很久很久的半导体上中下游产业,可说是要风有风,唤雨有雨;除了企业抢产能、国家抢进驻,半导体公司更是抢人才、抢地、抢水、抢电;被挤到边缘的所有其他产业也都只能吞忍,毕竟护国神山这帽子并不好戴。
但回到 1945 年的贝尔实验室,当时世界第二次大战都还没结束,半导体是个在云端上的概念(後来竟成为「云端」运算的核心),萧克利 (William Shockley) 作为少数了解量子力学且能发展应用的科学家,在顽石上敲了第一下提出场效应电晶体架构,火花霎时点亮了 20 世纪延续至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然而随着作者张瑞棋的铺陈,你会发现要点「矽」成「晶」,看似关卡在科学、在实验,其实更在於人的性格。
个性决定命运:萧克利与「八叛徒」
萧克利随後因专利而跟贝尔实验室的夥伴闹翻,其他人也受不了他的脾气,然而才气与名气同样巨大的萧克利顺利取得企业投资,在加州史丹佛大学工业园区创业设立新实验室,展开徵才。慧眼独具的他让新实验室人才济济,却屡屡情绪失控,不但痛斥这些好不容易找来,跟他比肩的天才们,也无法领导公司迈入生产销售,不断想追求更新的科技。
这样的领导失败让其中的八人萌生叛逆之心,如同萧克利叛出贝尔实验室,「八叛徒」叛出萧克利麾下,成立的快捷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也依赖创新融资跟股权分配方式,激励创业者拼命成功。
这样的环境激励更多「叛徒」新创,成为延续至今,已全球化的矽谷文化,英文里的 rebel 叛逆者,几乎已无贬义,而有革命英雄气息。
本书类似纪录片,以精彩故事手法重现真实历史。这些真实人物之间生动的对话跟交锋,又宛如流畅的舞台剧脚本,即使不熟悉相关物理跟电脑科学,也能体会情节的趣味起伏。各小节後插入的「知识 +」栏位,则让想了解科技的读者,无分年纪资历,都能轻松掌握、提升「半导体素养」!
身为台湾人,要是不会泡珍奶、炸鸡排、聊半导体,就不够台啦!如果你最後这项技能还没点,这本书先读起来吧~
——本文摘自《掀起晶片革命的天才怪咖:萧克利与八叛徒》,2022 年 7 月,亲子天下,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国中生的科普素养阅读平台: 《科学生》,素养强化训练 今天就展开!